標題: [無法分類] PTR執照教練之有效指導行為(已發表於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
張森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3
精華 0
積分 0
帖子 96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4-8
用戶註冊天數 5855
用戶失蹤天數 2262

114.39.32.253
分享 
發表於 2010-7-28 22:29  資料 文集 私人訊息 
PTR執照教練之有效指導行為(已發表於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
美國職業網球教練協會(USPTR)執照教練之有效指導行為
曾沈連魁、呂坤岳
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
摘 要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暸解美國職業網球教練協會 (USPTR) 執照教練之
有效指導行為。方法: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以國內兩位具USPTR 執照之教
練為研究對象,採半結構式訪談、參與觀察六週、及文件分析等方式蒐集資
料,使用開放性編碼、主軸編碼,不斷比較、歸納、與分析。結果:具USPTR
執照教練的有效指導行為包括:指導計畫、指導策略、指導評量、及指導氣
氛等層面。指導計畫層面包括:指導目標和教材內容;指導策略層面包括:
講解及示範清晰、輪站式練習、高練習量、個別差異、激勵、及學習安全等。
指導評量層面包括:糾正與回饋、讚美。指導氣氛層面包括:教練期待、課
室管理、及教練熱忱等。結論:本研究釐清USPTR 執照教練之指導行為內涵
及其概念,可提升網球教練的指導品質,幫助學生有效學習。
關鍵詞:教練指導行為、指導策略、指導氣氛、質性研究
體育學報第43 卷第2 期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Socie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aipei, Taiwan
Vol. 43, No.2, pp. 131∼148 (2010.6)
體育學報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第43 卷第2 期,頁131∼148 (2010.6)
通訊作者:曾沈連魁 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
621 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168 號
TEL: 0955-163225
E-mail: grclks@ccu.edu.tw


132 體育學報第43 卷第2 期

壹、緒 論
一、研究背景
有鑑於近幾年我國網壇好手在職業及國際比賽中大放異彩,例如:2007 年楊宗樺
登上世界青少年球王寶座,詹詠然與莊佳容於美國網球公開賽及澳洲網球公開賽榮獲女
子雙打亞軍,而盧彥勳在 2008 北京奧運中打進男子單打前16 強,創下我國奧運網球
最佳成績,躍升為亞洲第一 (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s [ATP], 2008)。而中國大
陸女子網球選手李婷、孫甜甜在雅典奧運奪得女子雙打冠軍,李娜在2006 年英國溫布
頓職業網球公開賽打進單打前八強,證明網球運動是值得我國及東方人發展的重點項
目。
李堂立(2003)指出臺灣傳播媒體的報導及週休二日的實施,已掀起網球的熱潮,
再加上國人運動休閒觀念的提昇,使得國人從事網球運動的人口逐漸增多。卓越的網球
教練或良好的網球訓練環境之需求漸漸受到各界重視,楊國材(2007)即指出網球教練
是初學者奠定運動基礎與提昇運動技術的關鍵,而且優秀教練的訓練指導計畫安排及正
確的指導方式,對於網球初學者或選手的實力與成績的提升,確實非常重要;然而在各
項運動的訓練中,教練的指導行為是最常出現的(林漢斌,2003),Claxton (1988) 亦
指出網球教練的指導行為較其他運動項目多。因此,有鑑於網球教練的角色與指導的重
要性,探討有關優秀網球教練的指導行為或特質極為重要。
教練行為除了包括運動技能傳授之外,尚包括教練的決策過程、給予運動員的回饋
型態及頻率、激勵運動員的技巧,以及與運動員之間相互關係的建立等 (Horn, 1992),
而教練指導 (coaching) 行為是教練訓練活動中的主要行為,教練的有效指導行為是教
練行為內涵中, 直接影響訓練成效的關鍵 (Demarco, Mancini, Wuest, & Schempp,
1996)。教練指導行為強調培養選手該項運動技巧、技術和戰術,這些行為可以增加運
動員的能力,強化技術表現,並使選手瞭解自己的角色與目標(盧俊宏,1994)。另外,
教練指導行為的介入時機與比例,需因人因時有所差異(鄭漢吾,2000),由此可見,
教練的指導行為將因訓練項目的不同、選手之個別差異而有所不同。
過去有關教練指導行為的研究,大都採系統觀察法(曹立群,2009)例如:鄭漢吾
(2000)、李文田(1997)發現教練的指導行為包括:事前教導、當場教導、事後教導、
發問、肢體的協助、正面的示範、負面的示範等,其中以事後教導、當場教導等行為出
現比例較高,而發問、肢體協助、負面示範等行為出現比例較低。Lacy 與Goldston (1990)
亦指出教練的指導行為,以當場教導、事後教導、及事前教導居多,肢體協助、負面示


USPTR 執照教練之有效指導行為 133
範、正面示範等行為較少。然而教練指導行為的內涵多元且複雜,有必要以質性研究方
式深入釐清教練的有效指導行為。
教練的有無與優劣,是影響比賽成績好壞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葉憲清,1997),一
位優秀教練不單單只是扮演著教練的角色而已,還需要具有領導者、教學者、訓練者的
特質(黃金柱,1990),教練的角色在運動指導、規定、及運動活動的擬定更形重要(劉
翠薇、黃淑貞,1999)。而有經驗的教練在思考上會比沒經驗者更具效能,優秀的專家
教練會以較適當的方式與選手互動(鄭漢吾,2000)。優秀教練的特質既不是出生即會,
亦不是與生俱來,卓越的訓練指導是經由年復一年的實務訓練指導與研究所產生,然而
經由確認、系統地闡述說明優秀教練的需求要素及其精練的訓練指導技巧後,任何教練
都可以蛻變成傑出的教練 (Schempp, 2005)。由上可知,優秀教練的指導經驗極為寶貴,
卓越教練的指導行為有其特殊性,有必要深入探討優秀教練的指導行為。
Unite States Professional Tennis Registry (USPTR) 是全世界有關網球教練及教師的
最大組織,其為網球教學卓越設定了標準,其專業化的網球認證提供了高品質的教育,
其致力追求全世界各地區網球運動的成長。USPTR 已是國際性知名的網球教學認證組
織,其涵蓋122 個國家,約14,000 位教練會員,12 位國際級的大師級專業教練,27 位
頂尖的專業教練,超過190 位的國際級和國家級的測試員 (USPTR, 2009)。沈連魁(2006)
亦指出USPTR 已建立一個全球認可的教學標準,通過USPTR 認證的教練或講師,皆
能採用合乎生物力學原理的方法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運用USPTR 網球標準教學法來
指導學員正確學習網球,不僅能有效的推展網球運動,更可提升教練教學效能與選手競
技水準。因此,為有效提升網球的教學效率實有必要釐清USPTR 教練的指導行為。
由於教練指導行為強調「教」的方式, 因此教練有明顯較多的指導行為出現
(Liukkonen, Laakso, & Telama, 1996)。Newman (1992) 亦指出教練效能和教師效能是相
似的,評估教練的訓練效能,應與評估教師教學效能類似,兩者皆是指導者能夠運用完
善、有效的指導策略,透過訓練指導的過程,為學習者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學
效能的理論除了著重由理論或觀念所導出的良好教學概念或模式外,更強調有效的實際
行為 (Shulman, 1986)。過去的研究發現教學效能中有關有效教學行為的層面大致包
括:教學計畫、教學互動、教學評量、及教學氣氛等層面(黃儒傑,2002;沈連魁,2007;
Kelly, 2004; Vasiliadou, 2006)。然而,有關網球教練指導效能中有效指導行為的研究仍
屬少見。教學效能理論中的有效教學觀點是否同樣適用於網球運動教練的有效指導行為
呢?實有必要加以釐清。因此,本研究將檢視USPTR 教練在訓練及指導前、中、後的
有效指導行為之內涵與概念,以有助於建構未來網球運動教練有效指導行為的重要變項
或指標,並且提供國內網球教練專業成長之參考,提昇網球教練運動指導之成效,幫助
學生有效學習。


134 體育學報第43 卷第2 期

二、研究問題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美國職業網球教練協會 (USPTR) 執照教練之有效指導行為,研
究問題包括USPTR 教練之有效指導計畫為何?有效指導策略為何?有效指導評量為
何?有效指導氣氛為何?
三、名詞解釋
(一)美國職業網球教練協會教練
美國職業網球協會之組織於1976 年成立,其創始人為Meer 與Billie 在1972 年首
次辦理的網球訓練營中,很快察覺到非系統性的教學法無法提升網球教學的效率,從而
發展了USPTR 標準的網球教學法 (Meer, 2006),其主要目的為以一套標準化的網球教
學方法的國際性測試,來證明教練或教師的資格(沈連魁,2006)。本研究美國職業網
球教練協會教練係指通過美國職業網球協會測試,獲得認證且目前仍具會員之教練。
(二)有效指導行為
有效指導行為是優秀教練在訓練活動中的主要行為,包括:運動技能傳授、決策過
程、給予運動員的回饋型態及頻率、激勵運動員的技巧,以及與運動員之間相互關係的
建立等 (Horn, 1992)。本研究PTR 教練之有效指導行為係指教練在指導計畫、指導策
略、指導評量、及指導氣氛等層面的行為表現。
貳、方 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採深度的立意取樣方式,也就是選取教練經驗豐富且能充分回答本研究問題
的個案,並且為方便進行參與觀察,選取嘉義地區之美國職業網球教練協會 (PTR) 教
練,本研究選取的兩位PTR 教練為男性,皆大學畢業,目前皆專職於自設的網球訓練
班工作,其中A 教練於1987 年考取 USPTR 教練證照,2006 年起為USPTR 總部指派
駐臺負責人,負責辦理臺灣地區USPTR 教練培訓及認證之工作,教練年資達27 年,曾
獲選為我國國家青少年網球代表隊總教練。B 教練從事網球教練工作達11 年,因訓練
績效卓著,曾受聘執教於幼稚園、兩所國小、兩所大學院校,並且其培養的選手多次獲
得各項比賽佳績。另外,B 教練為精進教練指導技巧於2004 年自費至香港受訓並考取
USPTR 教練證照,並自2006 年起接待國際USPTR 測試員,協助推廣USPTR 培訓及認
證之各項事務。


USPTR 執照教練之有效指導行為 135

二、資料收集與分析
(一)訪談
本研究訪談問題的形成乃依據教學效能的理論基礎(沈連魁,2007),著重教練在
訓練前的計畫或準備,訓練中的師生互動及指導策略,秩序管理、回饋與修正、溝通與
師生關係,以及訓練後的反省與檢討等。本研究訪談問題包括:您對成功的教練指導行
為之看法為何?您覺得優秀網球教練應具備哪些特質?請您描述您的訓練計畫?請您
描述您訓練課程的活動流程為何?您覺得有效的指導策略有哪些?在教學訓練中,您如
何與學員互動?您如何提升訓練效果或學生的學習成效?本研究將訪談內容轉成逐字
稿後,依據資料來源、時間、對象建立分析代碼,例如:I-2008-7-22-B 是在2008 年7
月22 日對B 教練的訪談內容。訪談資料經開放性編碼,把資料中有相同性質的字詞、
句子或段落以相同顏色標示,並加上代號來顯示,以區分主要概念,之後進行主軸性編
碼,將相同性質字詞、句子及段落串連集結,並將主要概念加以命名(吳芝儀、廖梅花,
2001),做資料內容的歸納、比較與分析。
(二)參與觀察
參與觀察法可以觀察到研究場域中實際的行為現象, 看出其連續性的脈絡
(Bogdewic, 1992)。本研究於2008 年8 月進入教學指導現場,進行6 週的參與觀察,每
週60 分鐘,詳實記錄教學指導狀況及札記,著重教練明顯及重要的指導行為,包括教
練價值觀、課前準備、教學策略、師生互動、指導語、及學生反應與成效等,並且初步
的分析觀察記錄與札記,形成個案事實,並建立分析代碼,例如:O-2008-8-9-A 是在
2008 年8 月9 日進行A 教練的參與觀察記錄。
(三)文件分析
文件分析法,主要是輔以檢驗及增強其他資料來源的證據(黃瑞琴,1991),用來
驗證訪談記錄,並彌補參與觀察紀錄之不足。因此本研究透過分析USPTR 相關文獻、
教材內容、USPTR 網站等,從中歸納分析USPTR 教學資料,並且與訪談及參與觀察資
料互相驗證。
(四)信效度之建立
研究者本身為質性研究中重要的研究工具(高敬文,1988),而研究者本身具多年
網球教學及指導經驗,並從事多年質性相關研究。為加強本研究資料的信度,首先將A
教練的訪談資料作為所有研究成員練習編碼之用,在比較彼此意見不一致之處(關於指
導策略的內涵)後,經共同討論獲得一致的看法,以增加研究成員在編碼上的一致性。
其次,在訪談過程中向研究對象詳述研究者的背景、角色,並告知研究目的,讓受訪者
審慎提供正確無誤的資料,提高資料的可信度。在加強效度方面,(1)本研究將訪談之


136 體育學報第43 卷第2 期

逐字稿回傳給兩位受訪教練,請求其就訪談資料內容的正確性進行修正,其訪談逐字稿
檢核回饋之正確比率為98%(A 教練)及95%(B 教練),有不錯的結果。(2)在訪談
和參與觀察之聯繫、接洽、及實施皆由同一人進行,以獲得信任關係,使受訪者能真誠、
自然的呈現,或分享其觀點及經驗,以增進獲取資料的效度。(3)採取三角檢定,以檢
視訪談資料的正確性,利用受訪者提供的檔案資料,研究者參與觀察之札記等資料進行
交叉比對,結果皆能印證訪談資料的正確性。
參、結 果
本研究將所得資料依類別予以編碼,以聚斂原則歸納出USPTR 教練有效指導行為
的觀點,如表1,其利用概念 (concepts) 來比較或歸納形成類概念 ( generic concepts),
將類概念總結成上位概念 (superior concepts) 或核心類目之間的關係;而表1 中代碼
01,02,03 等代表低位概念或概念;代碼1,2,3 等代表中位概念或類概念;代碼一,
二,三等代表上位概念或核心類目。本研究發現USPTR 教練之指導行為包含:指導計
畫、指導策略、指導評量、及指導氣氛等層面,其概念與內涵說明如下。
表1 USPTR 教練指導行為之主軸編碼表
代碼 三級
編碼 代碼二級編碼 代碼初級編碼
1 指導目標 01 漸進目標、培養興趣、身心健康、技能
一 提升、團隊合作 指導
計畫
2 教材內容 02 輪站式教學、循序技能學習
1 講解及示範清晰 01 清楚的動作說明、正確的動作示範
2 輪站式練習 02 分站指導、教學分工
3 高練習量 03 多球練習、教學輔助設備
4 個別差異 04 適性教法、個別指導
5 激勵 05 不同激勵方式、持續激勵
二 指導
策略
6 學習安全 06 預防運動傷害、危險行為
1 糾正與回饋 01 動作糾正、言語提示
三 指導
評量 2 讚美 02 多讚美、時時讚美
1 教練期待 01 對學員的期望、自我期待
四 2 課室管理 02 學習氣氛掌控、秩序管理技巧 指導
氣氛
3 教練熱忱 03 自我肯定、委身與投入


USPTR 執照教練之有效指導行為 137

一、指導計畫
本研究發現USPTR 教練在指導計畫之概念包含:指導目標和教材內容。指導目標
之概念包括:漸進目標、培養興趣、身心健康、技能提升、及團隊合作等。在漸進目標
方面「講求目標進度」I-2008-7-19-A;「確定一個短期、中期、長期的一個訓練目標」
I-2008-7-22-B。在培養興趣方面「在他年紀輕、年紀小的時候養成運動的興趣。」
I-2008-7-19-A;「培養對這項運動的興趣」I-2008-7-22-B。在身心健康方面「希望能讓
他們舒壓、終身健康」I-2008-7-19-A;「體能……健身運動,讓他們瞭解網球是一種終
身運動。」I-2008-7-22-B 。在技能提升方面「有效率的提升學員的基本動作。」
I-2008-7-19-A;「各種技巧的瞭解跟訓練,讓他們持續參與……」I-2008-7-22-B。在團
隊合作方面「彼此互相合作,體諒他人……為別人多做一些」I-2008-7-19-A;「給予明
確的團隊合作的一個觀念」I-2008-7-22-B。由此可知,教練有明確的指導目標與方向,
循序漸進培養學員的運動技能,注重學員學習興趣,體力的培養,壓力的紓解,提升身
心健康、及團隊合作的精神。
教材內容之概念包括:輪站式教學和循序技能學習。在輪站式教學方面「依據目前
最先進的,高效率輪站式教學…第一站為發球練習,第二站為所謂的機械練習區,就是
發球機的部分,第三個部分是對練的部分。」I-2008-7-19-A;「球場上分成三組,分別
有和教練對打的、打發球機的, 另一組則是由教練親自進行動作的指導與糾正。」
O-2008-8-9-A;在循序技能學習方面「開始有10 分鐘的動作整理或動作教學……再
來……操作輪站式……三個站,下去作順時鐘的輪換,每站各花20 分鐘……最後的10
分鐘,撿球跟休息。」I-2008-7-19-A;「初學者會從認識網球開始……,拍子介紹……
然後教握力、正拍、握力反拍,發球、底線抽擊、網前截擊、高壓殺球,之後……會做
戰略戰術的解說,然後網球理論,還有網球欣賞」I-2008-7-22-B;「先介紹上一堂及這
一堂課要教學的主題……從暖身,然後握拍練習及揮拍練習,到截擊練習……超大正旋
球練習,然後找出最佳的擊球點……發球練習。」I-2008-7-22-B。由上可知,教練的教
材內容主要是以高效率輪站式的教學方式,採有系統、多元互動、由易而難,簡單而複
雜的循序漸進的技能學習內容。
二、指導策略
本研究發現USPTR 認證教練在指導策略之概念包含:講解及示範清晰、輪站式練
習、高練習量、個別差異、激勵、及安全保護等。講解及示範清晰之概念包括:動作講
解清晰、正確動作示範。在動作講解清晰方面「教練清楚地說明動作的細節……打截擊
球時,以重心打球、左腳要跨出。」O-2008-10-21-B;「要慢慢的透過示範跟解說……
明確的說出正確和錯誤的示範。」I-2008-7-22-B;「教練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舉例說明網


138 體育學報第43 卷第2 期

球技巧與觀念。」O-2008-10-7-B。在正確動作示範方面「示範是一個蠻重要及正面的
策略」I-2008-7-22-B;「教練親自示範、指出關鍵點,重複好幾次……正手拍及反手拍
的拉拍要確實,至少有180 度的揮擊……發球時手臂往後拉拍要延伸至水平,舉至最高
點,動作速度要慢,下放曲肘旋轉擊球則要迅速。」O-2008-8-9-A。由上可知,教練著
重正確動作的示範及清晰的動作講解,快速及有效的提升學習效果。
輪站式練習的概念包括:分站指導和教學分工。在分站指導方面「在課堂中以分站
式的教學進行指導。」O-2008-8-9;「包括發球練習區……打發球機區,及對練的部分。」
I-2008-7-19-A;「分別有發球學員組、打發球機的學員組、及由教練親自進行動作的指
導與糾正的學員組。」O-2008-8-9-A。在教學分工方面「高效率輪站教學需要教學分工」
I-2008-7-19-A;「三個不同的練習站,各有不同等級的教練在負責教球,有一對一對打
的,在旁講解及監督的,示範及錯誤動作糾正的。」O-2008-8-2;「要照顧好那麼多的
學員,需要一些助理教練的協助,才能有好的教學品質及效果」I-2008-7-22-B。由此可
知,教練的指導方式包括高效率輪站教學及其所需要使用到的教學分工。
高練習量的概念包括:多球練習和教學輔助設備。在多球練習方面「學員要打得很
好,可能要持續幾次,幾顆或是十幾顆……球有幾千顆……在別的訓練場所,一堂課一
小時可能打三百顆,我們這邊可以打到一千顆以上」I-2008-7-22-B;「練習球大概有五、
六千顆……學員在每次的課程中至少要打六百顆球。」O-2008-8-9-A。在教學輔助設備
方面「我們有兩臺最好的發球機不停在餵球」I-2008-7-22-B;「球場上有二臺新穎的發
球機,和兩臺方便拾球的自動撿球機……不需用人工一直餵球及撿球。」O-2008-8-9-A;
「三輛推車裝滿著球、發球機、及新穎的撿球機配合……由機器發球,給學員打,打完
球後,再由學員推著撿球機拾球。」O-2008-9-13-A。由此可知,教練重視每次學員學
習時的練球量,提供每一位學員多達六百次的動作學習次數,以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習
效果能事半功倍,奠定紮實的網球基本動作。
個別差異的概念包括:適性教法和個別指導。在適性教法方面「遇到慢、注意力不
集中或是會拖跨整個學習氣氛的人,通常我自己先帶,讓他……上課集中注意力,若是
遇到能力較差的學員,會跟他們舉例……」I-2008-7-22-B;「有些學員的特質較不同,
要以更大的耐心與包容度,慢慢引導,導向正軌……年齡越小,程度越低,示範動作就
會比較多……程度比較高的,言語敘述、學理講解會比示範動作多」I-2008-7-19-A。在
個別指導方面「動作表現不佳,會另外將他叫出來個別糾正。」I-2008-7-19-A;「個別
提示、講解、糾正是常常發生的」O-2008-8-9-A。「教練將每一位學員的錯誤動作或缺
點寫在紙條上,像是國小的親師聯絡簿一樣。」O-2008-10-7-B。由此可知,教練針對
異質性學員,採用適性教學及個別技術指導方式,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及正確
的技術學習。


USPTR 執照教練之有效指導行為 139

激勵的概念包括不同激勵方式和持續激勵。在不同激勵方式方面「我會比較重視鼓
勵……適當的時機,用適當的方式。」I-2008-7-22-B;「在課程結束前,我會以比賽的
方式激勵他們!」I-2008-7-22-B「請學員們吃點東西,或給一些獎品」I-2008-7-19-A。
在持續激勵方面「他打不好,也要正面鼓勵他……就算10 個球裡,只有一個打好,也
要持續鼓勵!」I-2008-7-22-B。每次都想盡辦法去找出鼓勵他的行為,可能是他的動作
或態度,我就馬上鼓勵他。」I-2008-7-22-B。由上可知,教練常以不同的激勵方式和持
續鼓勵方式,正面積極的引導學員學習。
學習安全的概念包括:預防運動傷害和危險行為。在預防運動傷害方面「當學員動
作不佳的時候會馬上糾正,主要是為了避免受傷。」I-2008-7-19-A;「要注重姿勢的反
應,網球若不注意,會有很多危險狀況會產生,沒有立即制止的話,可能會造成很嚴重
的一個問題。」I-2008-7-22-B;「教練在指導過程中,一直強調動作的正確性,不僅是
讓學員學到自然流暢的姿勢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避免他們受傷。」O-2008-10-11-A。在
危險行為方面「危及學員安全時,會立即停止操作或給予責備。」I-2008-7-19-A;「上
課的學習秩序大都良好,整體動線與流程不會影響人的安全,教練偶爾會提醒部分學員
的安全。」O-2008-8-9-A。由此可知,教練非常注重學習安全性,不僅強調動作的正確,
避免運動傷害,若教學中有出現危害學員安全的行為,除立即停止教學外,也會以較嚴
肅的口氣制止學員。
三、指導評量
本研究發現USPTR 認證教練在指導評量之概念包含:糾正與回饋、讚美等。糾正
與回饋的概念包括:動作糾正和言語提示。在動作糾正方面「當學員動作不佳的時候會
馬上糾正」I-2008-7-19-A;「USPTR 教練最特殊之處,在於他熟悉100 多項的錯誤動作
及其糾正方式。」I-2008-7-25-B;「當學員出現錯誤動作或打不好時,教練會一直以口
語糾正。」O-2008-10-21-B;「USPTR 網球技術五大錯誤糾正技巧包含:發球、正手拍、
反手拍、截擊、及特殊擊球技術的錯誤糾正。」D-2008-8-11-A;「教練專注的監視……
察覺學員動作需要調整或糾正時,立即點出其錯誤,即時修正……適時停止餵球,導正
錯誤。」O-2008-9-13-A。在言語提示方面「對練時,教練不斷以口語提醒學員……以
較誇大性的動作或言語提示,邊打邊說,保持學員的專心度,例如:我接得到、我切、
我截,要學員注意那些動作、或者做什麼動作等」O-2008-8-9-A;「雨刷,刷玻璃的感
覺,從底部到頂部。」I-2008-7-22-B;「適時利用手勢,讓學員更專心看著教練……不
斷的口語叮嚀,一直重複提示語……球磨旋,打旋球。」O-2008-8-9-A。由此可知,教
練能清楚分辨正確及錯誤的動作,並給予學員正確的動作指導和語言提示。


140 體育學報第43 卷第2 期

讚美的概念包括:多讚美、時時讚美。例如:「多讚美……只有讚美,很少責備,
只有危及安全的時候。」I-2008-7-19-A;「在學員打出好球時,會一直稱讚學員……好
棒、好厲害喔!繼續保持!」O-2008-8-9-A;「100 分、give me five、很棒、很好、有進
步喔、非常好……」O-2008-10-21-B。由此可知,教練皆採多讚美及時時讚美的方式,
提升學員的自信心與成就感,以提高學員學習意願與效率。
四、指導氣氛
本研究發現USPTR 教練在指導氣氛之概念包含:教練期待、課室管理、教練熱忱
等。教練期待概念包括:對學員的期望、自我期待。在對學員的期望方面「讓孩子繼續
學習……讓他們透過短時間快速的進步,能夠造成學員的成就與興趣,進而反饋回來推
動他下一次的再進步……使他願意繼續再參與,終身不斷。」I-2008-7-19-A;「讓學員
快樂地打球,快速地熟悉網球正反拍擊球的基本動作。」O-2008-8-9-A。在教練對自我
期待方面「他代表老師,代表他父親,也代表他的母親,還有一個教練……四個角色的
扮演,要確保這四件都有做好,若是有一項沒有做好,就是教練的責任……積極進取然
後培養自己有分析、比較、改進、創造的頭腦……有效訓練」I-2008-7-19-A;「一定要
對於運動有一個終極的熱忱……對於學生要有教無類……不斷的能夠去進修或是找尋
新的訓練資訊……能夠與其他的教練交流……找出新的教學概念……要更有耐心……
要有很好洞悉學員的那個心態, 還有現場表現的能力… … 注重姿勢的反應。」
I-2008-7-22-B。「結合學理、資訊與經驗來監督教學學程、動作標準度、球場安全等,
達成快速進步的目標。」I-2008-7-19-A。由此可知,教練期望自己能具備各種不同輔導
學員的角色,並能透過有效的網球訓練,快速讓學員從過程中獲得最佳的學習成效,提
升信心與成就。
課室管理包括:學習氣氛掌控、秩序管理技巧。在學習氣氛掌控方面「談話的溝通,
還有關心,幫忙抒解壓力……」I-2008-7-19;「將同樣年齡、同樣性格的學員,排在同
一個班裡面,讓他們比較和樂融融,因為同儕之間屬性相同,年齡比較相近,也比較好
互相提攜,互相鼓勵,比較能夠互相團結,來幫忙訓練的效果。」I-2008-7-19-A;「最
重要就是希望把整個球場控制住, 在一個很好的情況下, 維持學習的環境。」
I-2008-7-22-B;「教練投其所好,滿足學員的表現慾……課後安排比賽,增加了學員的
學習動機」O-2008-9-13-A。在秩序管理技巧方面「競技班……沒有秩序就沒有進步,
休閒班……會放得比較偏鬆。」I-2008-7-19-A;「互動是有嚴厲的時候,也有很兇的時
候,也有好笑開懷的時候。」I-2008-7-22-B;「學員打球時不專心,還在聊天,教練一
看到,馬上前去提醒學員……不會破口大駡,不會大聲喝斥。」O-2008-8-9-A。由此可
知,教練會將同年齡、同性格的學員安排在一起,互相勉勵打氣,活絡學習氣氛,並且


USPTR 執照教練之有效指導行為 141

多以正面讚美與鼓勵的言語,營造良好學習氣氛。而當學員行為影響教學時,會立即規
勸、或以課後溝通方式維持秩序。
教練熱忱包括:自我肯定、委身與投入。在自我肯定方面「要讓孩子繼續學習,甚
至大人他有興趣學習,讓任何人繼續學習……只有透過快速的進步,也就是速成,也就
是短時間快速的進步」I-2008-7-19-A;「教學品質是唯一最重要的……當你沒辦法用你
高品質的教學,來留住學生的時候,你的招生形同無效果。」I-2008-7-19-A;「USPTR
教學擁有最新的資訊,動態的教學資訊在網站上傳閱,每個月都有新的,幾乎是每個月
每一個時段,就會有新的一些東西出來」I-2008-7-22-B;「透過USPTR 國際性的教學……
教學的理論跟教學的方式,能培養很好的一種控制能力……非常好的品質跟老師。」
I-2008-7-22-B。
在委身與投入方面「我放棄美國田那西州立大學研究所的學習,到美國德州泰勒網
球學院去學習網球的教學與經營」I-2008-7-19-A;「商業教練在教商業訓練班的時候,
只要有一兩次不努力,他學員就會離開,造成班的營業額變得不好……用最大的努力來
幫忙他,來糾正他。」I-2008-7-19-A;「正面積極的學習……多多參與證照考試,與任
何網球教學協會所舉辦的再教育或研習,同時必須具備有吸取先進資訊的能力,也就是
本身要有英文能力」I-2008-7-19-A;「熱忱能永遠不改變……持續推廣,以服務的心……
不厭其煩的去追根究底……深入的去研究,不恥下問……多多透過資訊、網站跟世界教
學接軌。」I-2008-7-22-B。由上可知,教練具有高度的教學熱忱,教練委身與投入指導
工作,並且不斷精進專業能力,追求教學卓越,產生對自我教學品質的肯定與自信。
肆、討 論
本研究發現USPTR 教練面對初階網球學員的指導行為大都相似於體育教學中教師
的教學行為,此現象與Liukkonen 等 (1996)、Newman (1992) 的研究相符,其指出教練
指導行為亦著重「教導」的方式,教練的指導效能與教師的教學效能類似。在本研究中
USPTR 教練的指導計畫除了著重啟發興趣,身心健康、奠定網球基本技能與體力等多
元的指導目標之外,更著重在有效提升網球技能學習的教材內容,採循序漸進及多元、
互動的教材。另外,USPTR 教練的指導計畫較國小體育教師(呂坤岳,2010)及幼稚
園體能教師的教學計畫缺少教材設計的部分,顯示教材設計並非USPTR 教練著重的地
方,其原因可能是USPTR 已提供明確、且固定的教材設計。
本研究發現USPTR 教練的卓越之處,乃在於教練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有效率地提升
學員技能學習的效果,進而能滿足學員的學習成就,激發其學習興趣。此如同許文玲
(2003)指出,教練在指導過程中,應以科學化角度觀察,並以科學化方式處理,使問


142 體育學報第43 卷第2 期

題簡單化,提升訓練或指導績效。另外,USPTR 教練指導計畫中之高效率輪站式之教
學內容,需要配合及投入相當多的教學資源,例如:上千顆的練習球、新型發球機及撿
球機、多位的指導員、教練的親自餵球及對打等。
在指導策略方面,USPTR 教練主要運用講解及示範清晰、輪站式練習、高練習量、
個別差異、激勵、及學習安全等策略增進學員學習效果,此指導策略大致相符於李俊湖
(1992)、沈連魁(2007)、林海青(1996)的中的教學策略,其包括:有系統的呈現教
材內容、有效運用教學時間、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流暢有效率、教學富結構及
邏輯性、教學內容需經適切轉化、及重視個別差異。而USPTR 教練較特殊之處,乃在
其較著重於輪站式練習和高練習量,以快速提高學員網球技能學習成效,如同 Hickson
(2005) 指出,教師必須採取適合學習者的教學型態和策略;高比例的動作學習時間是
非常重要的,其關係到學生參與該動作學習經驗的品質 (Grant & Olson, 1990),教練應
讓學生能有效輪替參與各種練習模式(李明秀,2007),有效應用替代器材,以及改變
活動教法與玩法,以提升運動技能指導的效果(趙坤景,2002)。
在個別差異方面,本研究發現USPTR 教練的指導是以學員為中心,採取符合學員
條件與需求的教材內容與教法,此相符於曹立群(2009)的發現,其指出國小階段的選
手在年齡、心智成長、身體發展、個別運動能力、技術層次具有個別差異,優秀教練除
了清楚了解每一位選手的發展狀況,並且會依據選手個別運動能力的水準,技術表現差
異,給予適性的指導,訂定不同選手階段性的努力目標。另外,本研究結果亦與鄭漢吾
(2003)、林漢斌(2003)的研究相符,其皆指出在訓練過程中,教練會根據學生的個
別差異給予個別指導,提高學習效果。而在學習安全上,USPTR 教練亦重視運動安全,
此相符於 Pieter (1996) 的觀點,其認為預防比治療更重要,教練應有避免運動傷害發
生的基本觀念。
在指導評量上,USPTR 教練主要概念包括:糾正與回饋、讚美,在評量上著重以
形成性評量方式,立即指出學員錯誤動作,並且給予有效的糾正。此結果部分不符於曹
立群(2009)的研究,其指出國小優秀羽球教練的指導評量除包括糾正與回饋、讚美與
批評外,尚包括指導反省,教練常常進行指導或教學反省,以及評量訓練結果之成效,
此現象顯示國小優秀羽球教練本身仍須摸索相關的教學技巧和教學問題,尋求解決途
徑。USPTR 教練未提及「指導反省」的概念與內涵,可能在於USPTR 教練具有豐富的
教學資訊及網路資源,清楚了解最新的教材教法,熟悉一百多種錯誤動作的糾正方式,
尤其USPTR 持續提供會員教練在網球教學或教練職業生涯中相關的協助與益處,其紮
實的邏輯及專業經驗,以及採科學為基礎的片段式教學步驟,能使學員快速學習與持續
進步。在讚美方面,本研究部分不同於鄭漢吾(2003)的研究,其認為教練的讚美行為
過少,其不同的原因,主要可能是本研究USPTR 認證教練所指導的對象大都為訓練班


USPTR 執照教練之有效指導行為 143

中休閒型的學員,而非競技型的選手。
本研究有關USPTR 教練在指導氣氛的表現可歸納包括:教練期待、課室管理、及
教練熱忱等,此結果部分不同於呂坤岳(2010)國小體育專家教師的教學氣氛表現,在
課室管理中,國小體育教師會適時扮演著不同角色來關心學生,從中取得學生信任,營
造出快樂的氣氛,讓學生能主動且快樂的學習。在師生關係方面,國小教師較著重與學
生保持亦師亦友的關係,時常與學生溝通,以學生的話語或朋友身段對話互動。再者,
國小教師藉由新穎的教學方法、不同的活動方式或較特別的上課教材及器材來吸引學
生,讓學生對體育課有更高的期待。其不同的原因可能是USPTR 教練較偏重於精熟動
作技能,而國小體育教師亦會著重學生學習過程及自我實現的教育發展方向。
綜合上述,USPTR 教練的有效指導行為主要可歸納為指導計畫、指導策略、指導
評量、及指導氣氛等四個層面,符合教學效能理論中有效體育教學的基本面向,USPTR
教練的有效指導行為與教師有效教學行為各面向的內涵和概念有許多相符或相似之
處,但仍存在不同之處。尤其本研究發現USPTR 教練強調高效率的學習效果,善於運
用器材、人力、輪站式的學習,充分掌握足夠的練習量及專業的技術指導。另外,本研
究發現USPTR 教練的有效指導行為各面向內涵之概念較國小體育及幼兒體能教師的有
效教學行為精簡,突顯出教練偏重運動技能的指導與學習,而體育教師則重視學生全面
學習或全人教育的發展。
本研究揭發USPTR 教練優質指導行為的內涵,其結果除了可幫助一般網球教練及
體育教師提升網球教學與指導的品質與效果之外,亦可激勵教練及教師自我精進,追求
卓越,成為一位知能與技能兼備的優秀教練。另外,未來研究對象可擴展至USPTA 教
練或其他運動項目之國際認證教練指導行為和特質的研究,或採抽樣飽和理論方式增加
受試對象,亦可根據本研究教練在指導計畫、指導策略、指導評量、及指導氣氛等的內
涵與概念發展有關網球教練的有效指導行為量表,調查各階層網球教練在有效指導行為
的差異情形或是藉以了解有效指導行為各層面之間的關係。
引用文獻
李文田(1997)。運動教練行為分析-以大學籃球教練為例。國立體育學院論叢,8(1),
145-157。
李明秀(2007)。網球教學市場化:新潮流與新動力。學校體育,17(3),57-60。
李堂立(2003)。臺灣網球運動發展之研究( 1945-2000)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
東大學,臺東市。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


144 體育學報第43 卷第2 期

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沈連魁(2006)。PTR 網球教練專業認證之介紹。大專體育,87,158-162。
沈連魁(2007)。幼兒體能教師教學信念及有效教學表現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
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市:濤石文化。(Strauss, A.
L., & Corbin, J., 1998)
呂坤岳(2010)。國民小學體育教師教學信念與有效教學表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海青(1996)。高中教師激勵模式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9,59-92。
林漢斌(2003)。國小籃球教練訓練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屏東縣。
高敬文(1988)。「質的研究派典」之理論分析與實際運用。屏東縣:東益。
黃金柱(1990)。國家及運動教練行為之研究調查。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2),33-62。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儒傑(2002)。國小初任教師教學信念、教學成敗歸因與有效教學表現之研究。未出
版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許文玲(2003)。我國國家級射箭教練領導行為及成功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曹立群(2009)。國民小學優秀羽球教練有效指導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中正大學,嘉義縣。
葉憲清(1997)。建立學校運動教練芻議。國民體育季刊,26(4),36-43。
楊國材(2007)。國小網球運動的訓練理論與實務。學校體育,17(2),91-94。
趙坤景(2002)。運動教育模式基礎下談樂趣化體育教學的運用。中華體育,16(3),
94-100。
鄭漢吾(2000)。大專院校羽球教練訓練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臺北市。
鄭漢吾(2003)。優秀國中羽球教練訓練行為與訓練行為知覺之研究。體育學報,35,
233-243。
盧俊宏(1994)。運動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翠薇、黃淑貞(1999)。臺北縣某商專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學校衛生,
34,1-32。
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s. (2008). Introduce ATP. Retrieved October 28, 2008,
from http://www.atptennis.com/5/en/rankings


USPTR 執照教練之有效指導行為 145

Bogdewic, S. P. (1992).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 B. F. Crabtree, & W. L. Miller (Eds.),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pp.45-69). Newbury Park, CA: Sage.
Claxton, D. B. (1988). A systematic observation of more and less: Successful high school
tennis coaches.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7, 302-310.
Demarco, G., Mancini, V. H., Wuest, D. A., & Schempp, P. (1996). Becoming reacquainted
with a once familiar tool: Systematic observation methodology revisit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32(1), 17-26.
Grant, B., & Olson, J. (1990). Looking inside the physical education lesson. Set Research
Information for Teachers, 1, 1-5.
Hickson, C. N. (2005). Teacher development: Enhancing effective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Alberta,
Canada.
Horn, T. S. (1992).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in the sport domain. In T. S. Horn (Ed.),
Advances in sport psychology (pp.181-200).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Kelly, L. (2004). Maximizing learning and effective teaching. In L. Kelly, & V. Melograno
(Eds.), Developing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 achievement-based approach
(pp. 175-194).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Lacy, A. C., & Goldston, P. D. (1990). Behavior analysis of male and female coaches in
high school girls' basketball. Journal of Behavior, 13(1), 29-39.
Liukkonen, J., Laakso, L., & Telama, R. (1996). Education perspectives of youth sport
coaches: Analysis of observed coaching behavi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7, 439-453.
Meer, D. V. (2006). PTR Instructor’s manual. PTR International Headquarters, Hilton Head
Island, USA.
Newman, D. (1992). Teacher effectiveness and coaching behavior.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4, 5-7.
Pieter, W. (1996). Epidemiology of sports injuries. C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Unite States Professional Tennis Registry. (2009). Professional tennis registry. Retrieved
October 6, 2009, from http://www.ptrtennis.org/
Schempp, P. (2005). The process of excellent teaching.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ort Pedagogy (pp. 14-19). National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Association of Sport Pedagogy in Taiwan.
Shulman, L. S. (1986). Paradigms and research programs in the study of teaching: A


146 體育學報第43 卷第2 期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In M. C.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pp. 3-36). New York: Macmillan.
Vasiliadou, O. (2006). Effectiveness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quiries in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4(2), 1-10.
投稿日期:98 年08 月
接受日期:99 年01 月
USPTR 執照教練之有效指導行為 147
The effective coaching behaviors for the certified
coaches of Unite States Professional Tennis Registry
Shen-Lien-Kuei Zeng and Kun-Yue Lu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and Leisure Education,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Abstract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coaching
behaviors for the certified coaches of Unite States Professional Tennis Registry (PTR).
Methods: 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methods, two certified coaches of USPTR in
Taiwan were interviewed by using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document analysis, and
then actual coaching situation was observed for six weeks by participation observation.
All of information was rearranged, induced,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main concepts of the effective coaching
behaviors for the USPTR coaches were included coaching plans, coaching strategy,
coaching evaluation, and coaching atmosphere. The coaching plans were included
coaching objectives and coaching materials. The coaching strategies were included
clear demonstration and explanation, the practice by turns, high practice volume,
individual difference, encouragement, and learn safely. The coaching evaluations were
included praise, and movements correct and feedbacks. The coaching atmosphere was
included coach expectancy, class managements, and discipline enthusiasm.
Conclusion: This study showed clearly the important contents and concepts of the
effective coaching behaviors for the USPTR coaches those could contribute to improve
the coaching quality and help students to learn effectively.
Key words: coaching behaviors of coach, coaching strategy, coaching atmosphere,
qualitative inquiry


148 體育學報第43 卷第2 期
頂部